巨魔工具

← 返回博客列表

「苹果吹|苹果黑」iPhone 17 系列缺点大盘点:买前一定要冷静!

苹果的 iPhone 17 系列已经正式登场,从 Air、标准版到 Pro 全家桶齐亮相。 然而在一片热闹的宣传声中,也有不少用户和博主开始给大家“泼冷水”,梳理出一系列不可忽视的缺点。 如果你正准备换新机,不妨先冷静下来,看看这份全面的缺点盘点。

全能玩机
2025/9/19
8 次阅读

苹果的 iPhone 17 系列已经正式登场,从 Air、标准版到 Pro 全家桶齐亮相。
然而在一片热闹的宣传声中,也有不少用户和博主开始给大家“泼冷水”,梳理出一系列不可忽视的缺点。
如果你正准备换新机,不妨先冷静下来,看看这份全面的缺点盘点。


📱 iPhone 17 Air:轻薄背后的代价

iPhone 17 Air 被定位为轻薄、辨识度高的机型,但实际体验却让人有点失望:

  • 单扬声器:外放效果差,影音体验大打折扣。
  • USB 2.0 接口:数据传输速率仅 480Mbps,甚至还不居中。
  • 仅支持 eSIM:在中国大陆使用极为不便,需要线下办理,资费不低;外版机更是无法直接写入国内号码。
  • 充电慢:仍然停留在 iPhone 11 级别的 20W 左右水平。
  • 电池容量仅 3026mAh:实际续航表现很差,搭配 MagSafe 充电宝也只能充入 65% 左右。
  • 发热严重:处理器积热导致性能无法完全释放。
  • 影像缩水:仅保留单摄镜头,宣传的变焦也多为数码裁切。

✅ 唯一亮点在于 轻薄设计、钛合金边框以及 12GB 运存
但轻薄并非极致,甚至有人调侃“和 11 年前的 iPhone 6 差不多”。整体来看,Air 更像是“为了轻薄牺牲一切”的产品。


🚀 iPhone 17 标准版:今年升级幅度最大

如果说 iPhone 17 系列里谁最值得关注,那就是标准版:

  • 屏幕升级到 120Hz 高刷,终于告别了 60Hz。
  • 存储起步 256GB,相比前代翻倍。
  • 充电速度提升,理论值最高 40W。
  • 电池略微增大,续航比前代更稳一些。
  • A19 芯片:六核 CPU + 五核 GPU,性能足够日常使用。
  • GPS 升级为双频,定位精度更高。

❌ 唯一明显缺点就是 外观几乎没变,和 iPhone 16 放一起很难分辨。

💰 价格方面,首发叠加补贴后最低可能 5499 元起。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,这是 iPhone 17 系列里最具性价比的选择。尤其是还在用 60Hz 屏幕的老用户,这次升级会很有感知。


🔄 iPhone 17 Pro 系列:苹果的“安卓化转身”

Pro 系列一向是苹果的技术展示台,今年也不例外。但这次的方向却被不少人认为是“越来越像安卓”:

  • 追求高刷、快充、大电池和高像素,思路和安卓厂商趋同。
  • 光学变焦宣传有水分:苹果称提供五个光学变焦选项,但实际上物理镜头只有三颗,其余都是数码裁切。
  • 像素提升 ≠ 画质提升:决定成像质量的还有感光面积和单像素质量。
  • 长焦依旧没有微距功能,安卓早已普及。
  • 同步双拍功能落后,比安卓阵营整整慢了十几年。

📉 外观与硬件

  • 外观设计争议极大,金属与玻璃配色不一致,不少人吐槽“丑的批爆”。
  • 硬件方面则十分强大:
    • A19 Pro 满血版处理器
    • VC 均热板(安卓阵营常见的散热方案,首次上 iPhone)
    • 12GB 运存,保证未来 4-5 年不卡顿。
  • 电池容量:
    • Pro:3988mAh
    • Pro Max:4823mAh(推荐追求续航的用户选择 Pro Max)

💰 起售价 8999 元,价格不低。建议预算充足的用户 等一个月后再入手,一来规避首发机型常见的硬件/软件问题,二来也能等到渠道价格更加稳定。


✍️ 总结与购买建议

  • Air:轻薄是优点,但缺点太多,不推荐多数用户购买。
  • 标准版:今年最大的升级机型,综合性价比最强,尤其适合还在用老款 iPhone 的用户。
  • Pro 系列:性能强悍、续航更好,但外观争议大、价格昂贵,适合预算充足且追求性能的用户。

👉 如果你想要换机,建议先明确需求:

  • 想要轻便但能忍受妥协?Air
  • 想要均衡体验和性价比?标准版
  • 想要极致性能和续航?Pro Max

📢 互动话题
你会选择轻薄但妥协满满的 Air,还是升级幅度最大的 标准版,亦或是性能拉满但价格昂贵的 Pro
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选择和看法!